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

淺談: Pinguicula lutea

晴空下的Pinguicula lutea

Pinguicula lutea擁有補蟲堇中獨一無二的花色,在它們生長的墨西哥灣沿海平原上,同時也是個人認為瓶子草屬的精華地帶--由北卡羅萊納州南端為起點,畫一道弧線延伸到路易斯安那州東部……我可以想像它們金黃的花朵伴隨著沼澤美鬚蘭(Calopogon tuberosus),以及從東北端銅金色的S. flava v. cuprea開始,穿越Okefenokee沼澤,往下陷落到半島和一叢叢S. minor共生,然後…線條逐漸抬升…拉高…在S. flava以及S. leucophylla不同色彩的個體環伺下游移在外觀複雜的天然交配種之間,星羅棋布的足跡...最終停止於S. alata型態變異最豐富的密西西比州南方。

在1788年,T.Walter發表了Pinguicula lutea這個學名,lutea意為 “黃色的”表示它有著黃色的花朵,由於這個物種的分布地域廣大(但零星),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找出不同的個體變化,色彩由白色(已於1989發表為一個新型 Pinguicula lutea f. alba) 到深黃色,花朵尺寸及花瓣的裂入程度也有相當變化,這個物種的植株通常不太大型,在我的栽培上直徑大約6~7cm,所以其碩大的花朵和抽長的花梗,很容易予人株小花大的奇趣。

以它的分布區域來看,很顯然的,它並不怕熱,而且也和台灣已經普遍栽培的報春花補蟲堇Pinguicula primuliflora生育地重疊,但是,根據資料描述,即使生長在同一塊草原,P. primuliflora通常都生長在極潮濕的地方,甚至就在逕流旁邊,而P. lutea則在較高的砂質土地上紮根,地表可以顯得非常乾燥;在栽培上也許多人指出,它是比較不喜歡介質非常潮濕的種類,並且難以忍受動到根部;就我的觀察,P. lutea的根部似乎是稍長的(這有長期觀察的困難,對於這種明知不太耐移動的植物,少量種植實在很難有膽量踩地雷)。因此我ㄧ開始是採用約18cm深的窄長瓦盆,介質比例約以1.5份桐生砂混合1份泥炭,腰水大約3~4cm,日照直射約4小時,環境通風相當良好。

P. lutea無法葉插,也不會長出不定芽,甚至分株也不多見;它們可能只能藉由組織培養和實生大量繁殖,可以人為自交授粉,但就我的看法,最好保持幾個不同個體交互授粉以避免持續自交的子代弱化。

3 則留言:

Exodus 提到...

寶寶很健康
要快高長大呦 XD

匿名 提到...

hello... hapi blogging... have a nice day! just visiting here....

洗碗精 提到...

坎貝大您好:
  蝕世界(http://cpworld.twbbs.org/)正準備新增一個蝕友RSS聯播,將大家的網誌RSS集合在一起,希望您的網誌RSS也可以讓我們加到蝕世界的話,請回信答覆一下唷,感恩^^